For full functionality of this site, it is necessary to enable JavaScript.

齋宮遺跡漫步

繪馬川──齋宮的最東邊

繪馬川 史蹟的東部邊緣有一條自南往北流,稱之為繪馬川的小河川。這裡不只是史蹟的最東邊,也是齋宮有計畫的城市規劃區即格狀區域的最東邊。
齋宮遺跡雖然幾乎都在平坦的台地上,但大致上卻都由西往東傾斜。建造城市時,需要考慮雨水、排水的問題。當時似乎是從劃區道路的側溝排水引向這條河川,以解決這個問題。

平假名「伊呂波歌」墨書土器的出土之地

平假名「伊呂波歌」墨書土器的出土之地
平假名「伊呂波歌」墨書土器
從齋王居住的兩個劃區的西邊區域,大量出土使用毛筆書寫平假名的素燒器皿等,大多數為11世紀左右的產物。這些被認為是伺候齋王的宮女們練習書法、試筆等時候所使用的。
書寫這些平假名的土器中,以2010年出土的,「伊呂波歌」以墨書土器最為珍貴。伊呂波歌使用全部48個假名,它是11世紀完成的押韻口訣歌謠,作為習字的字帖。直徑約9公分的小器皿碎片,內側寫著「ぬるをわか(NURUWOWAKA)」、外側寫著「つねなら(TSUNENARA)」歌謠的一部分。這個小器皿,它見證了平安京的高度文化即時會傳遞到齋宮的歷史的見證者。

齋王之森

齋王之森 齋宮遺跡的中央部近北邊,稱之為「齋王之森」的森林,也出現在18世紀繪製的圖畫上,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齋宮中心區域。有一座「齋王宮遺跡」的石碑,現在是由伊勢神宮管理。
然而,經多次挖掘調查的結果,竟然發現齋王之森位於平安時代格狀區域的西北角。但從中可以了解到在人們傳承下來的記憶中此處對齋宮而言是別具意義的場所。
從「齋王之森」筆直往南延伸的道路,承襲了格狀區域的南北向道路。

齋王御館之碑

齋王御館之碑 齋宮歷史體驗館的東側對面,有雕刻「齋宮御館之碑」的石碑。這在1903年,由當時的齋宮村的村長等7位人士主導,成立了以彰顯、振興齋宮為目的的團體,石碑就是在此時所設置的。當時從意謂著尊貴建築物「御館」這地名,可想見這附近是齋宮的心臟地帶,但現在經由挖掘調查,認為是平安時代齋宮寮的政府機關的一部分。
這石碑告訴我們的是,該區域的人們從100多年前就已開始對齋宮秉持著高度敬意。

古代伊勢道

古代伊勢道 從齋宮遺跡的西北部通往東南部的道路,在8世紀曾是連結京城與伊勢神宮的幹道。這條也是齋王以及天皇派遣至伊勢神宮的使者們行經的道路。現在,將這條道路取名為古代伊勢道,在公園的西側以實物大小復原,重現約9米寬的道路。
8世紀後半起,史蹟東部整頓有規畫的格子狀區域,在劃分區域內,人們代替這條道路使用劃區道路。
江戶時代(1604~1867),在史蹟南側建有一條稱為參宮街道的道路,供許多參訪伊勢神宮的遊客使用。

祓川

祓川 現在雖是櫛田川支流的小河川,但原是櫛田川主流的大河川。齋王從京城前往齋宮途中,多次進行淨身,祓川是齋王進入齋宮之前,最後淨身的河川。
據說江戶時代(1604~1867)前往伊勢神宮參拜的旅客們,渡過這條河流時,也會在此淨身。

塚山古墳群

塚山古墳群 在史蹟的西北部,殘留13個古代的古墳。依照挖掘調查以及1948年左右的空拍照,知道原有42個古墳。現在所殘留的古墳中,也有單邊約20米的正方形古墳、直徑約19米的圓形古墳。依照挖掘調查,已知3號墳建造於5世紀後半至6世紀初期。一般認為這是區域有力人士墳墓的古代墳墓群,顯示了齋宮設立前的歷史。

古里地區

紅彩土馬
古里地區(挖掘情況)
古里地區是齋宮遺跡內首次進行挖掘調查的場所。依照這裡所發現的高級硯台、紅色大型土製馬匹像,認識了遺跡的重要性,而開始齋宮遺跡的研究。在此發現6世紀至16世紀各個時代的遺址,顯示人們持續在此生活。一般認為這是因為該區域靠近河川的台地上,生活環境良好。而且,7世紀至8世紀出現排列整齊的建築物遺跡,被指出與齋宮有關。

Page Top